液化氣磁翻板液位計因直觀、耐高壓的特性,廣泛用于液化氣儲罐液位監測,但其長期接觸低溫、高壓介質,易出現液位顯示偏差、磁浮子卡滯等故障,需通過精準診斷與科學維護保障可靠性,具體方案如下:
一、常見故障診斷:靶向排查問題根源
液位顯示偏差或無變化:先檢查磁浮子是否卡滯——關閉液位計上下閥門,拆卸法蘭查看浮子,若浮子表面附著液化氣殘液結垢(如碳化物),或浮子內磁鋼失磁,會導致翻板不翻轉。若浮子正常,再排查連通管是否堵塞:液化氣中重組分易在連通管內壁凝結,形成堵塞,可通過打開排污閥,觀察是否有介質順暢流出判斷,堵塞時需疏通管路。此外,若翻板顏色褪色、對比度下降,會導致視覺誤判,需更換新翻板片。
液位波動異常:若液位顯示頻繁跳動,先檢查
液化氣磁翻板液位計與儲罐的連接法蘭是否密封良好,若密封墊片老化(如丁腈橡膠墊片長期使用變硬),會導致外界空氣滲入,引發液位波動;再排查磁浮子是否平衡,若浮子重心偏移(如內部磁鋼移位),會使浮子隨介質輕微流動上下晃動,需重新校準浮子重心或更換浮子。
低溫環境下故障:液化氣儲存溫度低(如丙烷儲存溫度約-42℃),若液位計材質耐低溫性能不足(如普通碳鋼在低溫下脆化),易出現連通管開裂;或密封件低溫失效(如普通橡膠墊片低溫硬化泄漏),導致液位顯示不準。此時需檢查材質是否符合要求(應選用不銹鋼304/316L或低溫專用合金),并更換低溫密封墊片(如氟橡膠墊片)。

二、針對性維護技巧:適配液化氣特性
定期清潔與檢查:每1-2個月關閉液位計上下閥門,打開排污閥排出殘留介質,用壓縮空氣(壓力0.2-0.3MPa)吹掃連通管,清除內壁結垢;每3個月拆卸浮子室,檢查浮子表面狀態,用酒精擦拭浮子,去除油污,同時測試浮子磁鋼磁性(用鐵片吸附檢驗),磁性減弱時及時更換磁鋼。
密封與材質維護:每6個月檢查連接法蘭密封墊片,若出現老化、變形,立即更換為耐液化氣、耐低溫的墊片(如聚四氟乙烯墊片);對液位計外殼及連通管進行防腐處理,尤其是戶外使用的液位計,需定期涂刷耐候防腐漆(如環氧富鋅漆),防止雨水、濕氣腐蝕。
環境與操作適配:在低溫環境下,可在液位計外部包裹保溫層(如巖棉保溫套),避免連通管內介質因溫度驟變凝結;操作時嚴禁快速開關上下閥門,防止介質流速過快沖擊浮子,導致浮子損壞或卡滯;定期校準液位計(與儲罐壓力式液位計比對),偏差超過±1%時,調整浮子重量或校準翻板刻度。
通過以上故障診斷與維護措施,可將液化氣磁翻板液位計故障發生率降低70%以上,確保液位監測誤差控制在±0.5%內,保障液化氣儲存與使用安全。